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人才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及浙江人才工作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十四五”时期人才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人才强国的远景目标。这既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的人才发展新机遇,又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人才竞争新挑战。吴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N].光明日报,2021-03-09(5).

当前我国人才工作既处于最好的时代,也处于最坏的时代 陈丽君.如何迎接新一轮全球人才竞争[N].光明日报,2021-02-21(7).,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理性分析形势,科学规划设计,遵循人才发展规律,脚踏实地推动实施。

第一,适应国际人才竞争的新需求,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目标将转移到形成具有国际优势的人才治理体系。根据经济发展规律,世界主要国家都已经逐步进入由创新驱动、人才驱动替代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发展阶段。而人才资源是稀缺的,全球人才竞争日益白热化,人才的竞争超越了单纯的薪酬、待遇、平台比拼,日益成为全方面、系统性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较量。董博.中国人才发展治理及其体系构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9.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才发展国际环境日趋恶劣,人力资源流动和广泛的经济活动受到前所未有的限制,世界各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展模式、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对立和冲突在短期内难以弥合,严重制约各国之间的制度性合作,世界经济、政治、安全形势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受到了深刻而复杂的影响。美国等一些国家的政客掀起新一轮反华浪潮,围绕病毒起源、责任的政治斗争日趋激烈,所谓中国“起源论”、中国“负责论”、中国“赔偿论”、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将疫情“政治化”,把病毒“标签化”,对中国“污名化”的趋势也像病毒一样不断扩散,甚至叫嚣“与中国脱钩”“去中国化”等。因此,我国全球引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是从此“闭关锁国”,走“自我培养、自我使用”的自主人才培育之路,还是继续“对外开放”,坚持国内国际人才双循环是值得我们审慎思考的问题 陈丽君.如何迎接新一轮全球人才竞争[N].光明日报,2021-02-21(7).。应对当前越来越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越来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归根结底还是要立足全球,面向未来,客观冷静地看待我国人才竞争的国际差距,加快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新型人才治理体系,推进人才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人才竞争的国际优势,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第二,适应科技自立自强的新需求,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心将转移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上。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习近平.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J].新长征,2021(4):4-9.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习近平.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J].新长征,2021(4):4-9.当前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习近平.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J].新长征,2021(4):4-9.有数据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产业化率不足5%,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35%以上,而世界科技强国对外技术依存度仅为5%左右。孙锐,孙彦玲.构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工作体系:问题与对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1(2):3-16.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出口管制带来的“卡脖子”核心技术困境,使国人清醒地认识到长期以来我国“引进—落后—再引进”的科技创新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坚持科技创新的“四个面向”[EB/OL].(2021-01-07)[2021-06-23].https://www.sohu.com/a/443040224_120938058.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十四五”时期加快科技创新的迫切要求,提出了科技创新必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等“四个面向”,争取到2035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科技创新的四个面向对新时代人才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未来人才发展的主攻方向就是让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全面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吴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N].光明日报,2021-03-09(5).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最大限度把科技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构建完备的人才梯次结构,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习近平.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J].新长征,2021(4):4-9.

第三,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投入将转移到发挥人才效益的主战场上。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主题,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围绕为什么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怎样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 本报评论员.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N].人民日报,2020-11-17(9).,提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并强调“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将贯穿国家发展的各领域、各过程,高速增长阶段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已经不复存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取决于需要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提高人才发展的质量,即人才发展方式能否从传统的规模外延型向现代的质量内涵型转变,能否从重引进、重投入、重集聚向自主培养为主、培养引进并重、重使用、重激发、重效用转变 赵永乐.畅通人才大循环 构建人才发展新格局[J].群众,2021(1):57-58.,从而能否为高质量发展的各领域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吴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N].光明日报,2021-03-09(5).各地政府有力有序推进的创新攻关“揭榜挂帅”体制机制,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为导向的人才市场配置新机制,将会有力推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新一轮改革。吴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N].光明日报,2021-03-09(5).浙江省结合当前改革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以人才高质量发展引领浙江经济社会各领域高质量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2020年6月,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决定》,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引领浙江社会各领域的高质量发展。2020年6月,浙江省率先推出“揭榜挂帅”式人才遴选和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在全球范围内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选拔有能力、有意愿的领军人才。陈丽君.如何迎接新一轮全球人才竞争[N].光明日报,2021-02-21(7).

第四,适应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需求,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点将转移到破解人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呈明显下行趋势。面对这一复杂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立足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党中央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战略之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李燕.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EB/OL].(2020-06-22)[2021-06-12].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0/0622/c40531-31755350.html.为适应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需求,要积极破解长期以来我国人才发展存在的固有症结,比如人才资源总量较大但结构性矛盾凸显,市场配置效率不高,人才体制机制不活,国内大循环不畅,地区间人才不平衡,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等问题。吴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N].光明日报,2021-03-09(5).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人才发展治理体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治理理念,激活国内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能力,全面激发国内人力资源潜在能量,提高国际人才竞争的制度优势,整合人才国内国际双循环,以人才队伍建设的国际国内双循环来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率先攻占全球人才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赵永乐.畅通人才大循环 构建人才发展新格局[J].群众,2021(1):57-58.

第五,适应后疫情时代的新需求,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模式将转移到人才的线上交流、共享服务上。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对全球人民的生活、工作、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为减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感染的可能性,政府和企业更加在线化、自动化、智能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样人才在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物理流动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后疫情时代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等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为人才服务升级注入新动能,带来新机遇,人才线上交流、共享服务将会成为新时代获取人才、使用人才和占有人才的一种人才服务新模式。陈丽君.如何迎接新一轮全球人才竞争[N].光明日报,2021-02-21(7).“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模式被广泛引入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云招聘”“云学习”“云猎头”等“互联网+”服务模式已经成为行业常态。而各地政府也纷纷借助互联网技术与手段创新人才治理和服务模式,打破人才信息壁垒,畅通人才交流互动、资源对接转化渠道,提升人才治理能力。2020年,浙江省委省政府重点聚焦人才创业创新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开发建设人才服务云平台2.0版,加强服务事项和服务资源归集,打造集人才招引、人才落户、人才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网上综合体,努力实现人才服务“一网通办”。

二、“十四五”时期浙江人才工作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浙江省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人才和创新既是鲜明、突出的标志,也是根本、持久的动力。浙江省必须率先形成以人才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在大变局下增创发展新优势。除了需要适应国际人才竞争、科技自立自强、经济高质量发展、国际国内双循环、后疫情时代等国内外宏观形势的新需求,“十四五”时期浙江人才工作还面临着浙江自身特有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地区的综合实力、整体活力和人才竞争力都会空前提升。浙江要充分利用一体化带来的战略叠加和战略升华机遇,从浙江省情和发展实际出发,深入接轨融入上海,接受“长三角”正面辐射和人才外溢,助推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第二,区域竞争激化给引才引智带来集聚新压力。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的逐步推进,上海的人才虹吸效应会日益增强,区域间人才竞争也会更加白热化,这会给浙江人才工作带来新挑战。长三角区域周边省份和地区纷纷出台人才新政,加大人才引进和扶持力度,浙江部分欠发达地区聚才高端平台少,高层次人才集聚能力有限,中高端人才流入受压制,区域人才劣势会更加明显,引才、留才难度将会增加。

第三,经济总量全国领先带来优化人才结构新追求。浙江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发展速度与质量并重,区域均衡性发展走在全国前列,2020年浙江省生产总值达64613亿元,继续位列全国第4位,同比增长3.6%,增速高出全国1.3个百分点。2020年浙江省GDP数据出炉:总量达到64613亿元,全国排第四位[EB/OL].(2021-01-27)[2021-06-23]. https://new.qq.com/rain/a/20210127A04KH100.其中,杭州生产总值16105.83亿元,排名第一位,增速为3.9%;宁波排名第二位,生产总值12408.66亿元,增速为3.3%;温州、绍兴生产总值超6000亿元,分别为6870.86亿元、6000.66亿元,排名第三位和第四位,增速分别为3.4%和3.3%。中商产业研究院.2020年浙江各市生产总值排行榜:丽水、舟山突破1500亿元[EB/OL].(2021-02-01)[2021-06-23]. https:// www.askci.com/news/data/hongguan/20210201/1849441348389.shtml.

第四,经济下行对区域中高端人才吸纳能力带来新挑战。在“十四五”期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面临衰退威胁,浙江也不例外。在同等情况下,民营经济受到疫情的冲击会更大,尤其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以裁员减员、减薪降薪来渡过难关,新增就业岗位将会减少。这对民营经济占比高达65%的浙江来说,中高端人才吸纳能力无疑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第五,“最多跑一次”对人才服务提出高效共享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政府纷纷通过改革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而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尤为显著,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肯定。在“十四五”期间,浙江人才工作将适应“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要求,继续不断提高人才服务精准化、便捷化水平,强化部门协同、数据共享、重点突破、攻坚克难,扎实推进人才工作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