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扉页
前 言
第一章 精神分析疗法
第一节 精神分析疗法概述
一、精神分析学说简介
二、精神分析疗法
第二节 精神分析疗法的主要技术
一、自由联想
二、梦的分析
三、移情分析法
四、阻抗分析
五、解释
第三节 精神分析疗法的适应性
第四节 精神分析疗法的评价与扬弃
一、对精神分析疗法的评价
二、对精神分析疗法的扬弃
第二章 催眠疗法
第一节 催眠疗法概述
第二节 催眠疗法的具体内容
一、催眠疗法的类别与准备
二、催眠疗法的实施
第三节 催眠疗法的临床应用
一、催眠疗法的适应性
二、催眠的副作用、禁忌及特点
第四节 自我催眠
一、自我催眠的方法
二、自我催眠的效果
第三章 行为疗法
第一节 行为治疗概述
一、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
二、行为治疗的基本特点
三、行为治疗的基本流程
第二节 行为治疗的常用方法
一、放松训练
二、系统脱敏疗法
三、冲击疗法
四、操作条件治疗法
五、自我控制疗法
六、模仿法
第三节 行为治疗的简要评价
一、行为疗法的优点及适应证
二、行为疗法的局限性
第四章 认知疗法
第一节 认知疗法概述
一、认知疗法概念
二、认知疗法的代表性理论
三、认知疗法的适应性与局限性
第二节 贝克认知疗法及其临床应用
一、贝克认知疗法的关键性概念
二、治疗过程
三、认知疗法的治疗技术
四、贝克认知疗法的注意事项
五、贝克认知疗法的临床应用
第三节 梅钦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疗法
一、认知行为矫正疗法简介
二、认知行为矫正疗法的程序
三、认知行为矫正疗法的主要技术
第五章 以人为中心疗法
第一节 以人为中心疗法概述
一、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概念
二、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原理
三、以人为中心疗法过程
第二节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技术
一、非指导性的治疗方式
二、建立有疗效的治疗关系
三、会谈技巧
第三节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适用性和局限
一、以人为中心疗法的适用性
二、以人为中心疗法的贡献
三、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局限
第六章 积极心理治疗
第一节 积极心理治疗概述
一、积极心理治疗与积极心理学的异同
二、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与积极心理治疗
三、积极心理治疗的主要观点
四、微小精神创伤的作用
五、跨文化的思考与理解
六、积极心理治疗的原理
七、积极心理治疗的适用对象与疗程
第二节 积极心理治疗方法与案例举隅
一、积极心理治疗的具体方法
二、积极心理治疗案例举隅
第三节 积极心理治疗学说的借鉴
一、“微小精神创伤”概念的提出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现实意义
二、以故事、比喻为媒介与来访者沟通的方法可以借鉴
三、从积极的角度解释求助者的困惑,坚持“健康模型”“无病原则”
四、跨文化的思考与理解
第七章 森田疗法
第一节 森田正马与森田疗法创立
第二节 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
一、森田神经质及其特征
二、疑病素质学说
三、精神交互作用学说
四、神经症形成学说
五、森田疗法的特点及治疗原则
第三节 森田疗法的实施
一、住院式森田疗法
二、门诊式森田疗法
三、生活发现会
第四节 网络森田疗法
一、论森田疗法的运用要点
二、关于网络森田疗法指导举例
第八章 内观疗法
第一节 内观疗法的原理与类型
一、内观疗法的定义
二、内观疗法的创始者——吉本伊信概述
三、内观疗法的原理
四、内观疗法的类型
第二节 内观疗法的条件与过程
一、治疗者与被治疗者的条件
二、内观治疗的过程
第三节 内观疗法的特点与适用
一、内观疗法的特点
二、内观疗法的适应证
三、内观疗法与当前中国文化背景相结合
四、内观疗法与高原体验、高峰体验
五、内观疗法是要发掘和培养人性中的“真、善、美”
六、内观疗法的发展
第九章 箱庭疗法
第一节 箱庭疗法的渊源
一、威尔斯与《地板游戏》
二、劳恩菲尔德与“世界技法”
三、卡尔夫与“沙游疗法”
四、河合隼雄与箱庭疗法
第二节 箱庭疗法的实施
一、箱庭疗法材料
二、箱庭疗法的流程
第三节 箱庭治疗者的角色和态度
一、“母亲”的角色、态度与母子一体性
二、见证者与静默见证的态度
三、陪伴者、参与者与共感理解、共感参与的态度
四、安全、自由空间的营造者与接纳、尊重、无判断的态度
第四节 箱庭疗法的个案研究
一、寻找滋养生命的水源:对一位自杀未遂高三女生的箱庭过程
二、重整河山:对一位考试焦虑学生的箱庭过程
第十章 疏导心理疗法
第一节 疏导心理疗法概述
一、疏导心理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式与特点
二、疏导心理疗法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三、疏导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第二节 疏导心理疗法的实际操作技术及案例举隅
一、疏导心理疗法的实际操作技术规则、要点及步骤
二、疏导心理疗法案例举隅
三、心理疏导的思路要点和技巧
第三节 心理疏导与心理保健工作的特点及展望
一、面向大众
二、以人为本
三、优化环境
四、着眼认知
五、立足自助
第十一章 家庭治疗
第一节 家庭治疗概述
一、适应证和治疗目标
二、家庭治疗的理论
第二节 家庭治疗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
二、治疗过程
第三节 家庭治疗案例举隅
一、加入家庭
二、认识家庭
三、探索家庭
四、改变家庭
五、结束治疗
六、家庭作业
第十二章 萨提亚家庭治疗
第一节 萨提亚家庭治疗概述
一、萨提亚家庭治疗与维吉尼亚·萨提亚
二、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内在信念
第二节 萨提亚家庭治疗的主要观点
一、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四大目标
二、萨提亚家庭治疗的五大特点
三、引发案主发生改变的四个必要条件
四、促进案主发生改变的步骤:5A1C
第三节 萨提亚家庭治疗的主要技术和应用
一、应对姿态
二、冰山比喻
三、历程式提问
四、绘制家谱图
五、雕塑技术
六、家庭重塑
第四节 萨提亚家庭治疗的优点与局限
一、萨提亚家庭治疗的优点
二、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局限
第十三章 TA沟通分析
第一节 TA沟通分析概述
一、TA沟通分析概述
二、TA沟通分析治疗的产生与发展
三、TA沟通分析理论
第二节 TA沟通分析治疗原理
一、TA心理治疗目标
二、TA的五个阶段
三、治疗者的角色
四、治疗关系
第三节 TA沟通分析疗法的应用与扬弃
一、TA沟通分析疗法应用
二、TA沟通分析疗法的适用性与不足
第十四章 生物反馈疗法
第一节 生物反馈疗法概述
一、生物反馈疗法的概念
二、生物反馈疗法的原理
三、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性与不足
第二节 神经系统疾病与精神疾病
一、癫痫
二、脑血管疾病
三、神经症
四、精神分裂症
第三节 功能性胃肠疾病
一、概述
二、胃食管反流病
三、功能性消化不良
四、功能性便秘
五、肠道易激综合征
六、功能性大便失禁
七、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治疗
八、小儿便失禁
第四节 循环系统疾病
一、循环系统疾病概述
二、高血压
三、心律失常
第十五章 音乐疗法
第一节 音乐治疗概述
一、音乐治疗学的定义和适应人群
二、音乐治疗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三、音乐治疗师的主导作用
四、治疗目标的制定
五、音乐治疗的程序
六、影响音乐治疗的因素
第二节 音乐治疗的方法与技术
一、聆听法
二、主动法
三、即兴法
第三节 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
一、精神病院治疗中音乐治疗的应用
二、焦虑症和强迫症的音乐治疗
三、恐惧症的音乐治疗
四、儿童学习障碍的音乐治疗
五、儿童智力障碍的音乐治疗
六、儿童孤独症的音乐治疗
七、音乐治疗在心身疾病及其他治疗中的应用
八、听力残障、视力残障及肢体残障者的音乐治疗
第四节 东方音乐治疗及治疗仪器
一、中国的音乐治疗
二、日本的系列治疗音乐
三、胎教音乐
四、背景音乐
五、专门用于治疗的音乐
六、专门用于音乐治疗的乐器
第十六章 绘画疗法
第一节 绘画疗法概述
一、绘画疗法的定义及其发展历史
二、绘画疗法的理论基础
三、绘画疗法的作用机理
四、绘画疗法的主要操作技巧
五、绘画疗法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六、绘画疗法中的伦理规范
第二节 绘画在心理评估中的应用
一、绘画测验的种类
二、绘画作品分析
第三节 绘画疗法的临床应用
一、在个别治疗中的应用
二、在家庭系统中的应用
三、在团体治疗中的应用
第十七章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第一节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概述
一、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理念
二、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与传统模式的区别
第二节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阶段和主要技术
一、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阶段
二、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技术
第三节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简要评价
一、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优点
二、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实证应用
三、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得失
第十八章 认识领悟疗法
第一节 认识领悟疗法概述
一、认识领悟疗法的心理观
二、治疗原理和适应证
第二节 认识领悟疗法的具体方法
第三节 认识领悟疗法的临床应用
一、性变态的治疗
二、对人恐惧症的治疗
三、强迫性神经症的治疗
第十九章 悟践疗法
第一节 悟践疗法概述
一、悟践疗法的发展渊源
二、悟践疗法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悟践疗法治疗师的培养
一、理解“咨询”
二、专家素质
三、七个自我
第三节 悟践疗法的诊断评估
一、评估原则
二、评估内容
第四节 悟践疗法的治疗技术
一、治疗原则
二、治疗内容
三、腹式深呼吸运动放松治疗
四、康复组织
五、门诊案例
第二十章 中医心理疗法
第一节 中医心理疗法概述
一、形成与发展
二、中医心理疗法的特点
三、中医心理疗法的任务与展望
第二节 中医心理疗法的理论基础
一、生理基础
二、发病机制
第三节 中医心理疗法的技术方法
一、情志疗法
二、认知疗法
三、中医行为疗法
四、暗示疗法
五、精神支持
六、气功疗法
七、修身养性疗法
八、情境疗法
第二十一章 道家认知治疗
第一节 中国道家认知治疗概述
第二节 道家认知治疗的核心价值观
一、“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二、“少私寡欲,知足知止”
三、“知和处下,以柔胜刚”
四、“返璞归真,顺其自然”
第三节 道家认知治疗的技术方法
一、松静术
二、柔动术
三、病因分析会
四、保健心得志
五、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六、道家认知治疗案例举隅
第四节 道家认知治疗的评价
一、年龄因素
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三、疾病类型的选择
四、临床症状的轻重与种类
五、附带的考虑因素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2020-03-03 22: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