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序
我所经历的北京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补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我的新岗位
把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
补好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这一课
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
头一个回合是突破学大寨的框框,坚持以生产为中心
第二个回合是突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实行联产计酬,包产到组
第三个回合是突破“不许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民充分的自主权
回顾安徽的农村改革
省委“六条”出台前后
省委在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验
七省座谈会上的争论
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会议上的分歧
1980年的人为折腾
邓小平领导我们抓开放
“大政策”的提出
“关起门搞建设是不行的”
“还是办特区好”
“不是收,而是放”
“再加上闽南‘三角洲’”
“特区经济要从内向转到外向”
“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
沿海地区扩大开放“事关大局”
永恒的思念
宝钢:中国现代钢铁工业的新模式
宝钢厂史陈列馆是展示中国钢铁工业的一个窗口
我参与宝钢工作的六年
宝钢建设得到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
在宝钢工作时,遇到的最难处理的几件事
建设初期,宝钢在体制、机制上的突破
在宝钢工作期间,印象最深的几件事
宝钢的主要经验和值得称道的事
乡镇企业艰难的发展历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中美建交亲历记
美方的两次食言
风云际会
一波三折
赴美之旅
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的回顾
1980年全国第一届县级直接选举工作
一、修订《选举法》,把直接选举扩大到县一级
二、1979年下半年的试点和中发〔1980〕7号文件的发出
三、1980年上半年的试点和中发〔1980〕60号文件的发出
四、全面铺开选举工作和中发〔1981〕35号文件的发出
五、县级直接选举工作的后期管理
“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政策的由来
为马寅初的“新人口论”翻案
与宋健等合作进行人口预测研究
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
如何评价“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政策
“后人口政策”任重道远
关于建国以来历史决议的起草
由来
核心的问题
起草的开始
初稿的提出
四千人大讨论
从政治局扩大会议到六中全会
分析历史的科学方法
关于1982年宪法的起草过程
邓小平提出全面修改宪法
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
提出宪法修改草案
全民讨论四个月
只有三张弃权票
修改宪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邓小平与中央顾问委员会
一
二
三
胡耀邦与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
落实统战政策
民族、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爱国统一战线的开拓发展
第十六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的召开
法制讲座走进中南海
提出全民普法的初步设想
全力推动全民普法工程
法律知识讲座走进中南海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诞生记
一
二
三
创建深圳经济特区初期的两次“大争论”
第一次“大争论”
第二次“大争论”
深圳拟发特区货币的前前后后
为什么考虑发行特区货币
对发行特区货币利与弊的议论
特区工业经济的“爬坡”
不是不可能,而是没必要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诞生前后
《决定》出台的历史背景
《决定》起草的全过程
《决定》的重大历史性突破
参加《决定》起草的一些体会
中英香港问题谈判亲历记
湔雪百年香港耻
麦理浩投石问路
中国不是阿根廷,香港不是马岛
“钢铁公司”与“铁娘子”的较量
山重水复疑无路
节外生枝“三脚凳”
幻想“主权换治权”
折冲樽俎任首席
小平一怒安天下
无中生有“跛脚鸭”
乾坤旋转瑞珠还
科技体制改革与“863”计划
因缘际会,从事中国科技体制研究
苦干四年,全身心研究国外科技体制改革
水到渠成,“863”计划应运而生
比较借鉴,跟踪世界前沿课题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成前后
有幸成为高能物理学家们的代言人
周恩来总理批示:这件事不能再延迟了
邓小平说: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解放军恢复军衔制的台前幕后
邓小平提出恢复军衔制
兼任军职的地方党委书记不授军衔
毛主席拒受大元帅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暂行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军官条例》的起草工作
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会见追忆
外长互访为高级会见做准备
两个具有政治含义的礼仪安排
口译工作的特殊安排
历史性的握手
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两个半小时的“超长”会见
三年准备的一篇大“文章”
拜见长辈毕恭毕敬
向我领导人汇报邓戈会见情况
中国与原苏联各共和国建交始末
冷静观察,坚持超越意识形态的外交方针
同波罗的海三国建交的速度,令国际社会瞩目
乘包机出访,中俄两国商定不需要重新建交
中亚五国积极热情,从未有过的手工誊抄建交公报
巩固外交阵地,后续影响积极重大
我所经历的经济体制改革决策过程
第一份改革总体规划的产生
关于调整经济结构的决策
确立改革的市场取向
价格双轨制的出台
住房制度的改革
股份制试点与股票市场的兴起
国家体改委志在改革
为什么调我到国家体改委工作?
稳定队伍,恢复工作
计划与市场关系看法的突破
推进股份制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住房制度改革
对体改委工作的总体回顾
回忆邓小平1992年南方之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一个总体设计——参加起草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回忆
一
二
三
四
我国股份制改革历程的回顾
自下而上地提出发展资本市场的要求
深圳突然出现“股票热”,引起各方面担忧
江泽民同志在飞机上与我谈话,决定继续试验
邓小平南方谈话在危急关头挽救了资本市场
深圳发生“8·10”事件,资本市场呼唤统一监管
拓荒开路,创建中国证监会
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回顾
机不可失
核心是分税制
分设国税局和地税局
关键是处理好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
工商税制改革
昼夜兼程,“游说”各方
改革元年,如履薄冰
点滴感悟
20世纪90年代中期住房制度改革回顾
房改的由来
1994年房改《决定》出台
在全国建立公积金制度
稳妥出售公房
安居工程
几点感想
从实行宏观经济调控到“软着陆”成功
一、出任国家计委主任
二、中国经济再度过热
三、宏观经济调控的酝酿、决策和实施过程
四、抑制通货膨胀,确保经济社会稳定
五、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六、成功实现“软着陆”
长江三峡工程的决策
中苏专家合作开展长江流域规划工作
1956年出现的争论
坝址、人防和泥沙研究
葛洲坝工程上马
邓小平三峡之行
150米方案的提出与审查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中央的决心和人大的通过
我所知道的重庆设立直辖市经过——接受访谈时的谈话
知道重庆成立直辖市,我经历了三部曲
管辖范围的四套方案之选
为什么成立直辖市而不是省
财政体制的调整
实践证明,成立重庆直辖市的决策是正确的
我国五天工作制出台始末
战斗的星期天,疲劳的星期一
宁愿增加一天休息,也不要增加一天工资
你们烧开的这壶水,迟早是要拿来沏茶的
筹备香港回归祖国的日日夜夜
回归前的斗争形势
准备工作的开始
交接仪式地点的确定
安全保卫方面的准备工作
回归前夕的紧锣密鼓
海陆空齐备进港
政权顺利交接,国旗高高飘扬
亲历澳门回归
中葡联合联络小组成立
中葡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代表处房舍问题
我所面对的葡方三位谈判对手
制定澳门《基本法》
回顾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的背景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制定的化解金融风险的重大措施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决定的重要事项的贯彻落实
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提出和实施
一、江泽民同志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二、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
三、国务院成立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
四、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
西部大开发十年之管见
进一步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
突出生态文明建设
重视发挥林业的作用
中国“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谈判回顾
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
正式谈判的两个阶段
谈判的方针、原则和国内协调
中美谈判和中欧谈判
真正让人担心的是农业问题
三次政治干扰
改革促入世,入世促发展
博鳌亚洲论坛的创立与发展
亚洲金融危机催生博鳌亚洲论坛
中国政府表态支持创立博鳌亚洲论坛
博鳌亚洲论坛正式成立并发表宣言
首届年会和会前的节外生枝
天上掉下个东屿岛
历次年会的成功和日益广泛的影响
区域经济合作是世界性趋势
全国社保基金的建立和初期发展
建立全国社保基金的决策
组建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
拓宽筹资渠道
建立规章制度
加强投资管理
回顾与评价
亲历台湾三个政党大陆访问团访问北京
连战夫妇在老舍茶馆
宋楚瑜参观恭王府
郁慕明感言卢沟桥
南水北调工程决策经过
南水北调工程历经长期科学论证
确定“三先三后”的建设总体指导原则
南水北调工程管理机构的建立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设想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进展
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建设青藏铁路的伟大决策
李岚清副总理与北京申奥
十年磨一剑
北京申奥靠五头“巨鲸”支撑
刻章留住历史性一瞬
我所经历的上海世博会申办工作
申办上海世博会的前期准备工作
正式启动
扎实推进
对世博会的几点想法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一个动态的中性概念
80年代稳中求进的改革思路
90年代中期治理通货膨胀和“软着陆”
世纪交替治理通货紧缩
向中性的宏观调控政策过渡
近几年经济波动中的宏观调控政策
后记
更新时间:2019-10-25 18:47:16